楞严经原文网

宗萨钦哲仁波切:大乘佛法精义

发布时间:2024-11-13 01:35:33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宗萨钦哲仁波切:大乘佛法精义

大乘佛教名称由来

我想要表达我曾经有过的一些想法,这些是关于大乘佛教的。你们有些人也许已经猜到了,我是一个佛教徒,我追随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不仅仅是局限在几本教科书里或是方法之中,摩诃衍那这个词,在梵文里,“摩诃”的意思是大,“衍那”的意思是交通工具。这个名字并不是一个诗意的名字,一个随意的名字,也不是一个很自负的名字,也就是说我们好像是最大的,宏伟的,别人都要差。

说大有一个原因,它开始就有一个很宏大的见地,因为他有一个很大的见地,所以,他有一种宏大的态度,宏大的活动,宏大的方法,宏大的方便法门等等。所以,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大乘的方法不应该说是大乘的全部,也许有很多的大乘的叫法和方法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如果你是一个大乘佛教徒,读过大乘的佛经,你就会知道当佛陀在开示的时候有不同的听众。当我在说不同的听众时,我们说的都不是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那些当然也有。有的是天神、阿修罗、鬼神,也有龙族类,以及很多其他的众生。如果说佛陀对他们的教授跟我们人类教授的方式是一样的话,我们就轻视了佛陀。佛陀一定是用了不同的语言,用了不同的方法,用了不同的方便法门来教他们。因为天神的思路想法与龙族类不一样,人类的想法和鬼神的想法也不一样,根据这些佛陀进行了教授。我讲这个是因为人类总是有一些倾向,他们习惯性认为只有“这个”是佛陀真正的教授,其他的都不是。

我非常幸运成为佛陀本人的教法的一个追随者。在佛陀很多的教授当中,我自己对大乘的教法有很多的热爱。可能是因为我自己的一点点福气以及很多其他环境和形势。在很多的大乘教授当中,我非常的幸运能够听到一些关于密续的教法。

空性智慧对中国的影响

我不知道太多的关于汉传佛教的内容,但我仅仅知道的那么一点点都告诉了我,中国是对于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地方。这是一个这样的国度,不仅是最近这些年,千百年来就珍视像菩提心这样一种价值的国家,这是一个珍视像空性概念的这样价值的国家。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的想法,但当我去思考的时候,我看到一些历史上伟大的皇帝和女皇,他们不仅仅像是在他们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路上很随意地去欣赏了一下或者珍惜了一下佛法当中菩提心和空性的这种概念,他们是真正的做了很多的努力去翻译、去护持佛法的教育。

当我思考这些的时候,我觉得真的是很让人惊讶。当你看到我们现在的全世界的情况,我们的领导者们,他们就是着重在怎么样让经济发展的更好,怎么样让科技更加先进,他们是着重在这些方面。那些过去的皇帝们,他们并不傻,他们也是得到很多很多信息很丰富的人。然而,他们在这些佛法方面,在这些价值方面倾注了很多的努力。当我思考这些的时候,这非常让人受到启发。

对一个中国人来讲,当你去偷东西的时候,你都要想两遍,对一个中国人来讲,去撒谎之前也要想两遍,或者在你杀生之前。这些需要想两遍的这种价值,很大一个程度上是从大乘佛教来的。当一个中国人宽容别人的时候感受到幸福,当一个中国人很大方、很慷慨的时候觉得很幸福,当中国人很热爱去讨论那些无法言说的的东西,比如说空性和智慧的时候,这些都是从他们大乘佛教的珍视而来。

我们的问题是,佛教和当今社会还有关系吗?是不是这些已经变成古董了,过时了的东西呢?这些当然作为每个个体都可以去带着批判性的态度去看,去分析,对于我们自己是不是还相关,以及对于整个社会观察是不是还相关。

当今世界的困惑及其解决之道

我们应该去分析佛陀的一个教授,比如说缘起的这么一个教授。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彼此相依的,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随意呈现的,没有一个东西是被一个全能的造物主创造出来的,所有的事情都有它发生的因和缘,因此,你这一刻做的事情也会对下一刻做的事情带来一个影响,你今年做的事情对明年发生的事情会有影响。这个对你来讲是相关的吗?这对于当今的世界是相关的吗?

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进退两难,一方面我们有这样的困境,就是我们想要非常的独立,我们想要非常的个体主义,就是个人变得如此的重要,个体的自由变得很重要。另一方面,当我们终于有了一点个人的自由的空间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它。我们想要去给朋友们打电话,我们想要跟他们沟通,我们想要跟他们一块喝酒,我们想要他们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希望他们跟我们通微信,我们想要去社交,但是问题是所有的这些其他的人他们都希望变得独立和自由。所以,困境就在于说,一方面我们想要一个人在一边,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想要一个人单独在一边。

当今世界因为我们被孤立、被独立,和外界隔绝产生了很多的痛苦。因为我们和外界隔绝,所以我们产生了很多的孤独和痛苦,为了把这些悲伤和孤独疗愈,我们向娱乐投降。这样的一些娱乐的形式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他们的效果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同时,我们也变得沉迷于这样一些娱乐当中,我们被他们控制了。所以,我们今天可以思考佛陀的教授,比如说像缘起的这样一些教授,是不是还与当今相关。

佛陀教义的现代启示

佛陀,也教授了我们这种真理,这种真理是非常纯粹的、原始的真理,它从来不会画出来充满玫瑰花的这种图画,它非常真实地、非常平实地告诉我们无常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我们所珍视的很多东西的幻象的那一面。所以,我们应该去思考佛陀关于无常和幻象的教授,还是不是与当今很相关。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即便是一点点无常,如果我们能接受无常即便是一点点,它能够带给我们生活多少的影响?我们还会像我们要活一千年那样去购买东西吗?我们还会去毁灭这个地球吗?

所以,在这里,我仅仅是希望我们能去分析关于佛陀的教授是不是关于今天还有效、还有关,还有意义。我们所有人都有感觉,就像我有感觉,您也有感觉一样,但有多少人会换位思考,就把我们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进行换位思考,看别人的感受呢?大多数的情况之下,我们的脚非常坚定地放在我们自己的鞋子里,永远都不出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自私和贪婪,然后不断的发展,到最后和这个世界也变得关联起来。

大乘佛法的修习

今天我们去思考佛陀的关于慈悲和关于善良的这些教授是多么得有价值,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当你们可以看到在佛法里面就没有像魔术那样的东西,我们没有在讨论超自然的东西,我们只是在讨论一些特别简单的真理,这些真理让很多没有必要的痛苦得到解脱,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是的,佛教真的有道理。问题就是佛教哲学有道理,我们都同意佛陀的观点,但是怎么样去实现它呢?我觉得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人当中,大家认为变成一个佛教徒意味着过一种隐士一样的生活,比如说要远离自己的家乡,要到寺庙里面去,要到山洞里面去,要离开自己的工作。我能不能作为一个士兵,同时我也是一个佛教徒呢?如果我希望成为一个佛教的修行者,我需要把我作为一个士兵的工作扔之掉吗?我需要到山洞里面去吗?我需要剃头吗?我认为很多人都觉得为了学习和修行佛法这是需要做的,就是停下所有这些东西来到某个地方去,这样才能修行佛法。如果你是这样想的话,你就对宏大的这个词——摩诃没有理解,摩诃就变成了黑那(音,Hinayana小乘),然后你把大的东西变小了。

即便是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统治国家的人,他们是很伟大的佛教修行者。我们有什么呢?可能我们有几辆车,在银行里有点存款,就是这样了,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和阿育王比起来,和唐朝的皇帝比起来,我们真的什么都没有,然而他们是伟大的修行者,但仅仅是很多唐朝的皇帝们就把自己变成佛法的奴隶,他们为佛法做的这种所有的服务,对佛法的护持,让无数的众生获得了利益。即便是从非常实践的角度来讲,大乘佛教也没有任何局限。

作为个人我们需要佛教吗?

我们再次会问这个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个人我们需要佛教吗?这取决于你真正珍视的东西,你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你觉得有价值的是那种很局限,很明显的东西的话,如果你觉得人生的全部就是有一个房子住,有一点东西吃,在银行里有一些存款,有一部车,有一份工作,有好的身体健康,有朋友的话,你可能确实不需要大乘佛教,那这是你应该思考的,这些东西真的能给你带来快乐吗?这些真的能够满足你吗?无始以来,有人真的这样满足过吗?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明表明这种物质上的获得能够带来究竟的快乐,单单只有一个物质的世界,不可能带来究竟快乐。事实上,正好相反,有的人物质上面越是丰富,越是富裕,其实带来的担忧和带来的问题越多。所以,我们之中有的人可能会疑惑,可能有一些东西在这之外,也许所谓的生活不仅仅是吃早饭、吃中饭、吃晚餐,一些朋友,汽车……你知道,也许并不只是这样。也许有超越于此的东西。如果你是这样想的一类人,也许大乘佛教能给你答案。

大乘佛法:智慧和方便

大乘佛教的名字就表明了它是宏大的,但是我希望用自己认为到底什么是大乘来作为一个结论。

第一,大乘佛法之道,它的成分实际上是智慧和方法。两个都是必要的,如果有一个缺少了就不是大乘佛法。顺便说一下,是一个大的表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有无数的方法,比如像绕佛塔或者供香、或者供花,或者修行布施、或者持戒,或者成为一个出家人,然后最受欢迎的是打坐,所有这些都是方法。所有的这些东西如果没有智慧伴随的话,它就变成了另一个教条,这些都不会把道变成是大乘之道。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必须伴随着智慧,当我们说智慧的时候,当然这是一个很宏大的主题,也是一个很困难的主题。当我说困难的时候,实际上困难点在于它的简单啊,这太简单了,所以我们的习惯性的大脑不能接受它,这就是它困难的地方。因为它很困难,所以有很多很多的教授是在阐释佛陀的智慧。

如来有所说法耶?

我会这样来结束今天的教授,我会讲解我注意到的最被中国人喜爱的一部经典。因为大家相信最早最早的一个印刷出来的印刷品,其实就是《金刚经》。如果你读《金刚经》,在《金刚经》里有关于智慧和方法这样的解释。当你从开头读的时候,有很多细节性的描述,关于佛陀怎样把他的衣服折叠起来,把衣服放在地上,然后他又在那里坐下来,有很多细节的描述,然后他怎样坐直了,所有的这些。这种阐释给人一种简朴的、非常严格的、几乎像是军队式的那种方式。你几乎能够听到那种安静,所有周边的环境的陈设,当你继续往下读的时候,佛陀和须菩提之间的对话基本上把所有的这种陈设打破了。就是这样,当佛陀问须菩提,“我曾经说过法吗?”须菩提说,“没有,世尊,您从没说过法。”佛陀说,“很好,就是这样,我从未说过法。”这个是在佛陀教授了十到二十页之后出现的。这个把所有的那些特别严格的、呆板的陈设都平衡掉了,这就是智慧和方法怎么样被结合在一起,怎么样被阐释出来。

现在,最后,佛陀说过法吗?这里我们应该思维,“讲说”的意思是什么。究竟意义上的真理是超越了概念,超越了文字和语言的,但是一旦我这么说,大家就会想,这跟其他宗教里面的一个天神,一个上帝是一样的,因为上帝也是超越了语言,超越了解释,超越了语言,超越了所有。这里我们在讨论的不是任何的这种神秘的经验。这个空性以及对于空性的正悟,即使它是不可能被讲说的,不可能被设想的,但是它是可以被证悟的。就是当你证悟了空性,你就会知道,当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他吃糖的时候,你能理解到甜是什么样的味道,但你没办法用什么词来说明糖有多么甜。

什么是空性?

最后,什么是这个不可思议的、不可说的,不可想像的空性呢?我自己在自我矛盾。因为什么是这种不可以说的,但是我在这里说它。如果我给你们一个例子,如果你们看到一个漂亮的人,你们认为这是一个漂亮的人,但这个人可能被另外的人看上去是特别丑陋的。究竟是什么在那儿呢?是美丽还是丑陋呢?两个都不是,两个都不在那里,美丽或者丑陋都不是永久性的存在的,当因和缘聚合的时候,一种叫做美丽或者是丑陋的现象出现了。就像天空中出现的彩虹一样,当因缘存在的时候就出现了彩虹。但它真的是在那儿吗?不是真的在那儿。那么它不在那儿吗?也不是,因为你能看到它。但它出现的同时其实是空的,但它是空的同时,其实它又出现了,这个就叫做空性。

用彩虹这个道理,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但是把这个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把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看成是彩虹一样,这个需要时间。因为觉得日常生活是真实存在这种强大的习性,让它变得很困难。那么修行佛法意味着什么呢?修行佛法并不是意味着加入到一个俱乐部里面去,本质上修行佛法意味着针对我们的习性去进行工作。我希望大家能够思考我说的,至少能生起一点好奇心,然后再把这种好奇心变成一种修行。

今天就这样。

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