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我是佛教徒。有人要我介绍佛陀、他的修道和教授,那是一个困难、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但是在目前这个时代,当世界充满了瞋恨、贪婪和各种冲突时,很高兴有那幺多人,想更加了解佛法这样无聊的主题。
佛陀是个王子,是个普通人;他并非特别神圣的人,只是一位王子。实际上,释迦族不是一个大王国,只不过是个小共和国。但是他和另一个叫玛哈维拉〈注〉的印度人,改变了印度的哲学系统。在那之前,《奥义书》或者吠陀的文化,在印度仍然是主流。尽管《奥义书》和吠陀对于神以及创造者的概念,并不同于西方世界中,例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神的概念,但是他们对种姓制度、神、牺牲祭祀方面也具有强大的信仰,沿着那些脉络,对于伦理、道德等等也有强烈的概念。
在佛陀过世之前,他的追随者问他,应该告诉世人什么。佛陀说了四件相当有趣的事情。他说,你们要告诉世人,以前有个叫悉达多的普通人,出生在印度的迦毗罗卫城(Kapilavastu),要强调「普通」。第二个讯息是:这个普通人成佛了。第三个讯息是:这个普通人后来教导了成佛的方法。第四个讯息是:甚至这个成佛的众生,还是过世了。这四个讯息是佛陀真的要他的追随者告诉世人的。
当佛陀说一个普通人出生在世时,他是说每个众生都能成佛,都有成佛的潜力。实际上,众生的本性是佛。悉达多并不是出生就是佛,他生为普通人,就像你和我一样。那是个非常重要的讯息,一个无明、瞋恨、贪婪、普通的人也能成佛。那是他在第一和第二个讯息中所传达的。
第三个讯息也相当重要。你可能这样想:「这可能发生在他身上,但我们呢?」因此,在第三个讯息里,佛陀说他为我们留下了他如何成佛的方法。在其它的教授中,佛陀清楚地说明,他不能把成佛给你,也不能拿掉你的痛苦,你必须自己努力。
第四个或许是最重要的讯息:佛陀没有变成不朽,他没有像吸血鬼一样永生不死。他证入佛教徒所谓的「般涅盘」;「般」是「超越」。
佛陀的教义流传在很多地方∶印度、喜马拉雅山脉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尼、中国、日本。我相信最早把佛法带入欧洲的是俄国人,现在它正缓慢地传到美国和世界其它地方。
佛陀的智能非常复杂,因为它如实又毫不掩饰,所以没有吸引力。它没有魅力,是因为没有人喜欢听到真理,听到真理太不愉快了。佛陀的方法因人而异。他说你是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救助者,没有人能救你。他从不给明确的规定,因此变得非常错综复杂。我经常对人说,如果我有威权改变佛教的某些事情,我会简化佛教。例如,佛教徒必须穿短袜;一生中,至少去印度菩提迦耶一次;身为佛教徒,必须努力使全世界的人成为佛教徒等等的纪律和指导。但是,佛教没有那样做。
有时候我在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人会说:「噢,你是佛教徒?」我说是。然后他们说:「那你一定是素食者。」嗯,他们把佛教徒与素食者、非暴力、微笑联系起来是好的,我不能与此看法相反。所以,我只能含糊的回答:「是」。当空服人员拿食物来时,我不能吃肉,我必须坚持自己的矫饰。
因为我也拍电影,时常有人问∶「你是佛教徒,如何能拍电影呢?」这个问题经常出现。所以我想要稍微讨论一下,因为它相当重要。
基于我的分析,会出现「你是素食者吗?」或是「你如何能拍电影?」这些问题,是因为佛教经常被归类为一种宗教。而宗教几乎都与伦理和道德有关,不是吗?当我们谈伦理和道德时,通常谈论的是遵循一些规则。这是为什么人们会问像这样的问题。但是,东方的哲学,特别是印度哲学,把重点放在智能上。在佛教里,智能比伦理和道德更重要,道德和伦理是增强及稳固智能的工具。如果不是为了智能,所谓的道德和伦理是非常危险的,它们可能使生活变得悲惨,就像只是因为道德的因素而不吃荤一样。但是,道德和伦理好象在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里十分重要。当然,佛教徒也相当重视道德,但是,以智能优先。
谈到智能,我们谈的是超越做正确的事情或者不做错误的事情。虽然以下这个偈颂有些理论化,但我必须引述佛教伟大的圣人和学者月称菩萨的话,他说∶
有些不聪明的人,做许多不善行,
果报是下地狱。
有些不聪明的人,做许多善行,
果报是上天堂。
只有聪明的人,超越过善行和不善行,
得到解脱。
佛教非常错综复杂!对智能的欣赏会影响社会生活,例如,西藏神圣的疯行者。西藏是一个尊敬疯行者的社会,一个珍视疯狂、异常智能的社会。西藏社会很少会听到这样的赞扬:「因为他很有道德,所以他是个伟人。」但是,我们经常听到某人因为有智能而被称扬。佛教的传统或见地总是建立于智能之上;智能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智能呢?智能没有什么神圣的,不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也不是超级智力。我几乎可以说,它没有什么特别。它不是某种我们获得的东西,我们不能购买智能,不能增加它,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它。所有众生都有,你、我和狗,没有例外,每个众生都有智能。但目前你和我所具有的智能,因为被各种包装纸包裹着,所以无法显现。有些包装得非常好— 非常美丽的日式手工折纸— 我们称为宗教的包装,精神物质化的包装。因为包装如此美丽,所以我们不想打开它们。有些包装十分丑陋,比较容易有要打开它们的动机。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