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卷二十三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一(摘选)
善根时,作是念言:愿此善根,普能饶益一切衆生,皆使清净,至于究竟。永离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等,无量苦恼。菩萨中的大菩萨,修种种善根功德的时候,心中作这样的想法:愿将我所修的一切善根功德,普徧能够利益一切衆生,使一切衆生都能得到清净,得到眞正的清净,一点染汚都没有,到于究竟佛果的境界。永远离开地狱的苦痛、饿鬼道的苦恼、畜生道的苦迫。以及受阎罗王所管辖的痛苦。种种无以言形,不能度量的苦恼,统统都能远离。
菩萨摩诃萨种善根时,以己善根如是廻向,我当为一切衆生作舍,令免一切诸苦事故。为一切衆生作护,悉令解脱智烦恼故。为一切衆生作归,戒令得离诸怖畏故。为一切衆生作趣,令得至于一切智故。为一切衆生作安,令得究竟安隐处故。为一切衆生作明。令得智光灭痴暗故。为一切衆生作炬,破彼一切无明闇故。为一切衆生作灯,令住究竟清净故。为一切衆生作导师,引其令入眞实法故。为一切衆生作大导师,与其无碍大智慧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廻向,平等饶益一切衆生,究竟皆令得一切智。
菩萨中的大菩萨,当他们修行菩萨道,行十廻向行门的时候,种诸善根,诚意谨愼,抱定「诸恶莫作,衆善奉行」。从不以善小而小不为,或恶小而为之。菩萨就是这样种诸善根,在衆生的身心上种诸善根。如果没有衆生,菩萨也没有地方种善根,所以要为衆生廻向。菩萨在衆生身上种善根,就是修菩提道,修菩提道才能广种善根。假设不要修菩提道,也不能种善根。菩萨广种善根,还要能离种善根的相,所以要廻向「实际」,实际就是空无所有。换言之,就是种善根不执着善根。离一切执着,离一切束缚,才能得到解脱。菩萨种善根时,他就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变成衆生所住的房舍,因为房舍是避风雨,能令衆生在内安住。令其免受许多的苦恼,如像飢饿寒冻、风吹雨打的身心之苦。苦有苦苦、坏苦、行苦、又有八苦及无量诸苦。菩萨又这样的廻向:我应当常常保护一切衆生,使他们不受任何侵害。应当救护一切的衆生,令他们离苦得乐。应当护持一切衆生,令他们都得到解脱。解脱断除一切烦恼,而令他们都得到眞正的清净。菩萨又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令一切衆生都身有所归,心有所依,作他们的归依之处,远离一切恐怖畏惧的威胁,而有所依靠。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正确趣向的指标,作一条趣向正法的大道路,令一切衆生都从这样大道,顺利的到达智慧之地。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平安处所,令一切衆生得到眞正的安稳之感,平安快乐。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光明,令一切衆生得到智慧光明,把一切愚痴黑暗,都灭除殆尽。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为一切衆生的火炬,把他们的无明闇昧都破除。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大明灯,令一切衆生都住到眞正清净的佛国土。菩萨又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导师,引导他们行走正道,而能到达眞实无相的正法道路上。菩萨又作这样的廻向:我应当作一切衆生的大导师,教化所以十方一切的衆生,给他们圆满无碍的大智慧,能破除他们所有的愚痴闇昧。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一他所修积的种种善根,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廻向。,对于十方衆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平等饶益一切衆生,普徧都能受益,究竟都能成佛。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非亲友守护廻向,与其亲友,等无差别。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衆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衆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普为衆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
诸位佛的弟子!菩萨中的大菩萨,对于与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和他不是朋友的人,而是一般普通不认识的人。若遇上灾难困苦,菩萨对他们保护看守,善根廻向,就和自己的亲属朋友,同样看待,不存丝毫分别心。因为菩萨修行的是平等行,起无缘大慈,生同体大悲,平等待遇一切衆生。所以菩萨的心眼中,没有亲、疏、远、近、爱、恶的区别,一律平等守护廻向。这是甚么缘故呢?菩萨中的大菩萨他已深入于一切「法的平等性」,了知「是法平等,无又高下」。所以他没有亲疏远近爱恶的观念,而能自然自在的平等对待一切衆生。菩萨不特能以平等的大慈悲心对待衆生,就连一念非亲非友的念头都不会生起,绝不会想这个衆生与我没有关系,那个衆生不是我的亲戚,这个我喜欢,那个我讨厌的种种差别思想。菩萨看一切衆生,都视为我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假设有这样的衆生,他在大菩萨的地方,生起一中怨恨大菩萨的心,或者想杀害菩萨的心,但菩萨还是以慈悲心眼来看待衆生,怜愍衆生,决不会因为生起了怨恨杀害的心,就要来报复衆生,惩罚衆生。极令偶尔稍有吓唬的表示,也只是警惕衆生的意思。菩萨的心肠,总是可怜衆生的愚痴,造业受报还如在梦中,何忍责怪,只有原谅。所以说「诸佛中的菩萨不见衆生过」。菩萨以慈悲心原谅衆生,以容忍心宽待衆生,普徧作一切衆生的善知识,无论衆生又甚么难于解决的问题,菩萨都为他们解决。还常常为衆生演说正法,教化他们,令一切衆生信受正法,发菩提心,修学一切佛法。
譬如大海,一切衆毒不能变坏,菩萨亦尔。一切愚蒙无有智慧,不知 恩德,瞋狠顽毒,憍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识善法。如是等类诸恶衆生,种种逼恼,无能动乱。
菩萨对于衆生,其心量之慈悲宽厚,犹如大海。大海的浩瀚深邃,包藏万物,亘古不变,任你用甚么方法来破坏他,也不能把它损坏分毫。如果想把它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一点。如果放下一切的毒素,也不可能把它毒坏。菩萨的心量就和大海一样,不论衆生用甚么态度对他,都不会改变他的慈悲心肠。衆生多数无知无识,愚痴迷蒙,没有眞正的智慧,极令有点小聪明,反而障碍了眞正的智慧。善知识苦心教诲,也不知道「知恩报德」,反而发瞋,脾气躁烈,用心狠毒,食古不化,冥顽不灵,不听教化。毒,是心中怨恨到于极点。像这种瞋恨顽毒的衆生,他必定态度憍横,对人傲慢无礼,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这种人的心,就像盲瞽。盲是瞎子,有眼看不见东西:瞽是不辨是非。心智被无明遮盖住了。所以不认识善法,也不认识善知识,就是当面见到眞的杀知识,他也不认识。所以说这种衆生愚蒙无智,菩萨唯有怜愍他们。像这等类,诸恶具足的衆生,他们纵然用出种种的恶劣方法来逼迫菩萨,恼害菩萨,也不能激动菩萨的定力,扰乱菩萨的慈悲心,令菩萨的心摇动、慌乱而改变初衷心。
譬如日天子出现世间,不以生盲不见故,隐而不现。又复不以干闼婆城,阿脩罗手、阎浮提树,崇巖邃谷,尘雾烟云,如是等物之所覆障故,隐而不现。亦复不以时节变改故,隐而不现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前面用大海作譬喩,是譬喩菩萨的心量犹如大海般的宏大深厚。衆生再怎样对菩萨无礼,菩萨也不会动心或者见责的。因为他是以大慈大悲心为首。现在金刚幢菩萨又再擧一个譬喩:好像日天子——即太阳,太阳为什么叫日天子呢?因为太阳悬在虚空,传说为帝释天所献奉,因名日天子。太阳出现日间,普徧照耀。譬如有一个一出生眼睛就不能看见东西的人——生盲,他先天就是瞎子。他看不见太阳,也不知道太阳的形状。假如有人告诉生盲说太阳是四方的,生盲也不知道四方的是什么样子。有人告诉生盲太阳是三角形的,长方形的,圆的,生盲一概不知道,也不能断定说的此人说的是对或是不对。但是太阳并没有因为生盲看不见,不知道,就隐藏起来而不出现于世间。他仍然是日日时时,高悬在天空,放出光明温暖的光芒,普照世间。他也不因为干闼婆的城——干闼婆是把部天神之一,为帝释的乐神。乐人幻化的城邑宫殿,因蜃气映日光而现于大海或沙漠上空之相,名之为化城。阿修罗的手——阿修罗的手可蔽日。阎浮提的各种大树也可遮着太阳。还有崇高的山峰岩石,耸入云霄,也可遮着太阳。还有深邃的幽谷,那处不见着阳光。或者有许多尘土、大雾、浓烟、乌云种种类似的东西,都可以覆盖着太阳,障碍着阳光。但太阳不会因为这许多缘故,就隐藏而不出现。也不会因为时候、节令的改变——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种种的关系,太阳就隐匿而不出现了。太阳他不受一切的障碍,永远照着世间。菩萨中的大菩萨,也和太阳一样,他绝不因为有某种障碍就不修行了,不行菩萨道了,不救度衆生、教化衆生了的。不管衆生用甚么手段破坏他,阻障他、扰乱他,再怎样困难,他也不以为然,仍然勇猛坚苦卓绝的依旧行他的菩萨道。
有大福德,其心深广。正念观察,无有退屈。为欲究竟功德智慧。于上胜法,心生志欲。法光普照,见一切义。于诸法门,智慧自在。常为利益一切衆生而修善法。
曾不误起舍衆生心。不以衆生其性弊恶,邪见瞋浊,难可调伏,便即弃舍,不修廻向。菩萨之所以有前面所说的种种表现,是因为他有大福大德。他因为有福德,所以从不惧艰苦,这是在行菩萨道中积聚的功德所成就的。他的心量如大海般的深广。他慈悲济世的光明,如太阳般普照万物。他待人接物,平等如己,观察事理时正念不乖。立定救世教化衆生为宗旨。不因衆生刚强难教而生退心。不屈伏于恶势力和强权之下。不向困苦艰难低头。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之下,他不会受人的威胁利诱而改变作风或向后转。为什么菩萨能这样卓绝呢?因为他有大愿,这个愿出自他的深心。愿力领导他勇敢向前,希望成就的心,令他精进不懈,也是为了要得到究竟的功德,眞实的智慧。换言之,就是想获得功德具足,智慧圆满。如像前面所说的种种特殊法门。他都立志一心修学,并愿意行持不怠。因为他愿志求胜法,永不退屈,所以他就得到法光普照,于义理正见光明,于一切法——八万四千法门,以他的智慧,都能了达,而自在任运修行这些法门。菩萨为什么有常修诸法呢?他是为了一切衆生,希望常能利益一切衆生而修诸善法。菩萨从不曾为自利而忘记衆生,就是在无意之中也不会误起舍弃衆生的心,他无时不是念兹在兹的教化衆生,度衆生得到解脱。菩萨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一定要在衆生的身上修,才能积聚所有的功德。如果没有衆生,菩萨就没有对象修功立德,没有成就菩萨道的机会了。菩萨教化衆生,也不会因为衆生的生性弊恶——弊就是很坏,恶是不善——而舍弃不教化衆生,他仍然想尽方法,循循善诱,把他的坏天性改恶向善。这种生性弊恶的衆生,满脑海中充满邪知邪见,脾气大,瞋心重。不见眞理,不悟正道。一切事理,本来是中道才对。怎样叫中道?就是不太过,也不是不及,不左不右,这才是中道了义。如果偏于一边,就形成了邪。瞋是瞋恚,脾气大、躁烈,自我为中心,浊是愚痴,不容易调伏。因为这种衆生是生性弊恶,所以怎样教化,他都不听信教诲。菩萨虽然遇着这种刚强愚昧,难调难伏的衆生,但他并不灰心,不会不度他或把他舍弃,或不给他廻向的,菩萨绝不这样做。就是再难度、再难教化、再刚强、再坏的衆生,菩萨也要用最大的忍耐心来度他、教他,使他改恶向善。将自己所修积的善根功德,时时为这一类的衆生廻向。
但以菩萨大愿甲冑而自庄严。救护衆生,恒无退转。不以衆生不知报恩,退菩萨行,舍菩提道。不以凡愚共同一处,舍离一切如实善根。不以衆生数起过恶,难可忍受,而于彼所,生疲厌心。
菩萨是因为甚么力量,使他不畏艰辛,不生退心呢?是以他往昔所发的大誓愿,以及此生又发「衆生无边誓愿度」这种大愿,作他的甲冑。古时军人上阵作战,所穿的一种特制的武衣,护身用的名为甲。军人戴的帽子为护头用的名为冑。意思是说菩萨以大愿作甲冑,护着他的身心,所以使他不畏不退。以行菩萨道修积的善根功德,而作庄严菩提果的庄严具。菩萨的大愿,就是救护一切衆生。他不畏艰巨,永不退转,以救护衆生为本怀。他也不会因为衆生不知道「知恩报德」。就生退心,退失菩提心,不行菩萨道了。衆生愚蒙无智,言行乖戾,不识好歹,不知感恩,反而毁谤三寳,菩萨也不会因此抛弃衆生,因而舍菩提道。菩萨也不会因为与凡夫愚妇共处一方,自己就不修行了,就舍离一切如理如实的善根。也不会因为衆生常常出生一些过错恶劣的思想,就感到难于忍受,就对衆生发生厌恶的心理。不会因其难度,难于调伏,就生出疲厌心。菩萨对于衆生这些坏毛病,他是视之平常,不以为怪。仍然本着他的慈悲心,愿力,于一切衆生,谆谆教诲,不计时劫,必定达到刚强者调伏,过恶者纯善为止。
何以故?譬如日天子,不但为一事故,出现世间。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不但为一衆生故,修诸善根,廻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普为救护一切衆生故,而修善根,廻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甚么原因使菩萨不怕艰苦而始终要救护衆生?不灰心不退心,不生厌弃心,而不舍弃衆生呢?不要说是大菩萨有如此坚毅的志愿,就是一位善知识他教化衆生:有的衆生非常善良听话,教他礼佛就礼佛,看经就看经,常随善知识在佛法里熏习,很快就受到大利益。有的衆生开始很虔诚很受教,但过了一个时期,就改变了,就远离善知识和佛法。这好像一颗种芽,它停止了茁长,甚至从此枯萎了。还有一类衆生,生性弊恶,不听教导。虽然有如是等性别的衆生,善知识是否舍弃不易教的,而只教听话的呢?不是的!善知识也是如同大菩萨的心一样,决不会舍弃坏劣而只摄受善良。他仍然是平等平等,一视同仁,普徧教化救度。菩萨不舍衆生,就好比日光一样。日光它不是因为一件事,或者为某一种类的事,才出现于世间。他是为所有一切万事万物而出现到这世间来。菩萨中的大菩萨也像日光一样,并不是单单为一个衆生的缘故,而修种种善根,来廻向无上正等正觉。他是为了能普徧救护一切衆生的缘故,而修善根。为了普徧令十方世界的衆生,都如同自己那样修积一切善根,廻向于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如是不但为净一佛刹故,不但为信一佛故,不但为见一佛故,不但为了一法故,起大智愿,廻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普净一切佛刹故,普信一切诸佛故,普承事供养一切诸佛故,普解一切佛法故,发起大愿,修诸善根,廻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像前面经文所说的义理,菩萨修善根,发廻向心的动机,他不单单是为只清净一个佛刹,不单单只为了信仰一位佛,不单单只为想见一位佛,不单单只为了明白一种佛法,他才生起大智慧的愿力,来廻向无上正等正觉的。而他是要普徧清净所有一切诸佛的刹土,普徧信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普徧承事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普徧了解一切佛法,他才发大誓愿,修积种种的善根,廻向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由此可见菩萨是没有丝毫自私心的。他并非为自己一个人成佛而修善根,发廻向心,他是为了一切衆生发大誓愿,为使令所有衆生,皆同成佛道,而修诸善根,发廻向心,廻向无上正等正觉佛果。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