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以无缘大慈,无缘是没有条件的,叫无缘,对一切动物平等慈悲,对花草树木平等慈悲,对山河大地、一尘一毛充满了慈悲与智慧。从哪里学起?从拓开心量学起。你的心量太小了,没有想到别人,没有照顾到别人。你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正面影响非常窄小,功抵不了过,过的业力非常强大,受果报先受恶报,它力量大。这些事情,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教我们,我们不相信,我们不肯真干。
真干的人不是没有,少,不多,真干人多数是平民,生活很清苦,影响的面不大;在这个世间有权势的、有财富的,他们的影响范围大,肯做的人不多。我们要学世尊无缘大慈,世尊的名号叫释迦牟尼,释迦翻成中国意思,能仁,他能够以仁慈爱一切众生,就这个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自己心地清净平等,这是牟尼的意思。你看,对人一片慈悲,对自己清净平等,用这个做为名号。你念这句名号,你就要想到清净、慈悲、平等,这是从智慧功德里面所生的。
“哀愍众生,等同一子”,这是举个比喻他怎么样怜悯这一切众生。就像世间人只有一个独生子,他的爱不分心,儿女多了分心,他只有一个。
看世出世间一切众生就像自己独生子一样,完全是平等对待,真诚慈悲。“拯济负荷,悉登彼岸”。看六道众生,看十法界众生,就像自己最亲爱的人一样,要拯救他,要帮助他,帮助他脱离苦海,帮助他圆成佛道,这个任务无条件的担负起来。佛菩萨怎么样爱护众生,众生永远不知道。不是佛菩萨跟众生有隔碍,完全没有,融成一体;众生自己画圈圈,跟佛菩萨隔离,就是什么?完全不接受。信了佛有没有接受?没有接受,还是造成障碍,把自己跟佛菩萨隔开。有人隔离得远,有人隔离得近,统统有隔碍。诸佛菩萨明显的加持,自己一丝毫感触都没有,这是我们自己对不起佛菩萨,是真的不是假的。
父母照顾我们一世,佛菩萨爱护我们没有时间限制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我们都在被佛菩萨照顾之中,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佛菩萨还是照顾,并不是说我们自己不知道,佛菩萨照顾就衰了一点,没有。佛菩萨永远没有退心,永远没有变质,因为他受过最良好的佛陀教育,他们成佛了。佛菩萨要帮助我们,一直到圆满成佛。
“故愿能行佛之所行”,佛之所行就四个字,智慧慈悲,这是佛所行。有智慧没有慈悲不是佛行,有慈悲没有智慧也不是佛行。在大乘佛教里头常说,悲智平等,叫悲智等运,等是平等,运是应用在事相上,对人、对事、对物,佛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慈悲。这后头有,“故上句愿求佛智慧,此句愿求佛慈悲”,这下面说“智悲并运”,这是平等的,“圆契菩提”,圆满契入大菩提。“此二者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缺一个不圆满,智慧不圆满,慈悲也不圆满。我们要证验自己的智慧跟慈悲是真的、是假的,这也是一个很好测验的方法。
没有智慧的慈悲是假的,没有智慧也没有慈悲,那个慈悲是自以为慈悲,不是真的。有慈悲没有智慧,慈悲是假的;有智慧没有慈悲,智慧是假的。智慧跟慈悲是一体的两面,它可以互为体用,智慧是体,慈悲就是用;慈悲是体,智慧就是用,一定是互为体用的。我们就知道,发大慈悲心就是发大智慧心,没有大智慧,哪来的大慈悲?没有大慈悲,哪来的大智慧?
我们今天智慧跟慈悲都不足,为什么?这个心发不出来。为什么发不出来?我们对于诸法实相了解得太少。于是我们就想到,释迦牟尼佛在世,为什么要天天辛苦,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为什么?就为这桩事情。愈清楚,智慧开了,慈悲心就出来了。慈悲心是性德里头的第一德,一切众生个个本有,本自具足,不是从外来的。慈悲到极处就生智慧,肯定智慧出来了;智慧到极处,慈悲心就出来了,这两种相辅相成,互为体用。末后这一句,此二者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鸟在空中飞行,一定是两个翅膀,一个翅膀飞不起来。
文摘恭录—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二六三集)2013/4/16 档名:02-040-0263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