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戒律是有很多的,每一种戒律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是常见的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这三种,每一种都是不同的,下面就分别的来了解一下吧。
环境不同,戒律是跟着变的。佛陀在热带地方订的是热带的戒律,我们在寒带的地方那你要怎么调,这就是变化。
所以虽然这是下品戒,是作意修的别解脱戒,你有没有清净心愿意求上进,那你的品位就从下下到下中到下上。通常到了下上以后,你会入定。入定以后,戒律就不是你的要求。
你知道吗,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茅蓬里,冬至以后下大雪,他就煮个芋头吃,水加了,芋头倒下去就开始要生火了,就在那生火的过程里他入定了,就在灶头入定了。接着就过年了,那边很多修行人住茅棚,就说怎么很久没看到他,那雪积很厚地上都是冰,就过去看他。糟糕,有老虎的脚印,会不会被老虎咬了?然后找到他的寮房,人在那里,那芋头已经发芽了,他已经入定几个月。
各位你想想看,我们怎么修行啊?这个到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不吃。这跟你们那个辟谷禁食肚子轱轱辘辘这样叫,然后就看着饼干,然后就看看周遭有没有人,然后那饼干就消失了……这个戒你再怎么持,你都会犯戒。下品戒,别解脱戒(的时候)就是你会犯戒,行为上可能没有,心理上犯了,对不对?那别解脱戒就只告诉你,行为不能犯,想归想没关系,别解脱戒是这样。
定共戒就不一样,因为你入定以后,不但行为,心理也不起,因为你在定中,你没有红尘的这种诱因,所以你六根跟六尘境界不相应,这个叫定共戒。道共戒就不一样,道共戒你要跟红尘相处而心不起念,所以这个不一样,所以这个才叫上品戒。当把你关在一个地方,你都没有尘境,当然你不起心动念嘛,但这个是比那个起心动念的要好,所以这是定共戒,因为在那定的范围内嘛。道共戒是把这定的范围打开了,跟众生相处各种红尘都在,而不起诱惑,但是他知道。
所以在(梦参)老和尚那里,我们跟他讲说,「师父这个好吃咧。」他吃了,「好吃啊。好吃吗?」我说好吃,「好吃给你吃。」「哎?」「你说好吃,你怎么不吃?好吃给你吃。」不受你诱惑。他也吃了,他知道好吃啊,你也说好吃啊,好吃给你吃。就是你已经到了那个地方,红尘对你没诱惑,你可以跟定中一样,这个叫上品戒。
所以我们跟你讲的上中下品,跟你讲的上中下品不一样。你在别解脱戒里头也讲上中下,那是下品戒的上中下,知道吗?不是说你持的戒都是下品,因为你讲的是下品的上中下。你要知道作意这个东西啊。那我们要教你的你愿意接受吗?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这三种也有了大概的了解了,这样了解了之后,可以帮助师兄更好的去了解一种的含义,从而从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这对自己的修行来说,帮助是很大的。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